第五章
1.心跳骤停:是指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病人,在发病或受伤24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心搏停止。
2.现场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
3.生命链包含4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即早期通路、早期基本生命支持、早期心脏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4.心肺复苏术: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以迅速而有效的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术重建呼吸与循环功能的同时,积极保护大脑,最终使大脑功能完全恢复的一系列抢救措施和复苏过程。
5.心跳骤停判断标准
1)意识丧失伴或不伴抽搐
2)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4)心电图表现为室颤、或心电机械分离
5)瞳孔散大
6)面色、口唇紫绀
7)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
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程序: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和持续生命支持。
6.进行人工呼吸时
1)先要判断病人呼吸是否停止
2)如有呼吸停止,则开放气道
3)去除异物,
4)每次吹气量600-800ml
5)人工呼吸频率为8~10次/分
7.胸外心脏按压时
1)病人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
2)按压 幅度为4~5cm
3)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4)单人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
8.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1)能触及大动脉的搏动。
2)大动脉收缩压大于60mmHg或8KPa以上。
3)自主呼吸恢复。
4)皮肤颜色转红,昏迷程度减轻,瞳孔由大缩小,对光反射恢复。
9.高级生命支持:主要是在BLS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以维持更有效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10.成人的血液量约占体重的6%~8%,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可引起脉搏细弱、摸不到等重度休克症状。
11.小量失血的失血量一般为500ml 以内;中量失血的失血量一般为500-1000ml左右;大量失血的失血量一般为2000ml 以上。
12.上肢止血带应系在病人上臂上1/3段;下肢止血带应系在病人大腿上1/2段。
13.呕血患者的家庭紧急处理措施
1)安慰病人,保持病人情绪稳定
2)取左侧位,避免呕吐物吸入引起窒息。
3)胃部冷敷,但勿加压。
4)呕血停止后,用冷盐水漱口,减少不适。
5)吐血后,先暂时禁食禁水,减少刺激,避免引起再次吐血。
6)大量吐血或吐血不止者,拨打急救电话,紧急送往医院进行处理。少量吐血者在吐血后到医院就诊。
14.烧伤:泛指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
15.病人被烧伤后,皮肤表皮受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红斑、无水泡,属于Ⅰ度烧伤;
真皮受损,局部出现水泡、居痛属浅Ⅱ度烧伤;
真皮深层受损,痛觉迟钝,属于深Ⅱ度烧伤;
累及皮肤全层,深达骨骼,痛觉消失,无水泡,属于Ⅲ度烧伤。
16.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
1)迅速恢复与维持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② 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③ 有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2)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① 吸入性毒物:立即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 接触性毒物:脱去污染衣物,彻底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粘膜。不宜用热水。
③ 食入性毒物:催吐、洗胃、灌肠、导泻。
3)应用拮抗解毒药物和其它抢救药物。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症治疗。
17.当病人出现急性中毒时,护士应如何帮助病人终止接触毒物?
① 吸入性毒物:立即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 接触性毒物:脱去污染衣物,彻底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粘膜。不宜用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