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原因。苏联的榜样作用;新中国成立初,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非常少;当时的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简单;理论界普遍存在: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观念。
在这些探索中,毛泽东提出了六个新论点。
第一,突破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第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论。第三,十大关系论。第四,中国新经济政策论。第五,经济建设和人民内部矛盾主题论。第六,双百方针和新型民主新论。
刘少奇的新三论:
第一,重心转变论——社会主义时期基本矛盾与工作重心转变。
第二,扩大民主论——社会主义时期新型民主不断扩大。
第三,必要补充论——以私人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体的必要补充、以自由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的必要补充。
陈云的三个新思想:
第一,“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新型体制论。第二,搞活市场论。陈云最早意识到搞活市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条重要生命线,需要走出官商的死路。第三,反对急于求成的冒进倾向的国力论。
邓小平的六个闪光思想:
第一,经济建设重心论。第二,反对官僚主义论。第三,反对个人崇拜论。第四,发展民主论。第五,人民监督论。第六,制度决定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但是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才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党的十四大报告之所以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第二,市场经济体制被证明是能够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人类文明成果。第三,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第四,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第五,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任务要以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为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
一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各有优劣。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邓小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理论思考,使这一理论最终确立,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实现了思想上的革命。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实现了理论上的革命。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实现了体制上的革命。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的基本框架由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构成,简称两大体系三大制度(或称为五大支柱)。
第一,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第三,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上述五个方面是互为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同时,要围绕这五个主要方面建立相应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制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性特征有五个方面:第一,独立的市场主体;第二,开放的市场体系;第三,有效的宏观调控;第四,健全的社会保障;第五,完备的经济法规。
二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基础之上。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有序运行。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正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两个方面决定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一是要进一步突破过去“一大二公三纯”的对公有制经济认识的偏见。二是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有新的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同时也包括以此为基础而扩展的其他公有制经济形式。
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两个关节点需要准确把握: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主体地位,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核心和关键。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必须努力寻找能够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过去我们把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混为一谈。其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资产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所以,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私有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而积极利用外资,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是提高我国公有制企业的产业水准和增强技术进步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然,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一定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东西,对此,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对它要加强引导、监督和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第二,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第三,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取收入的参照标准。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给予非公有制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必然相应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多种分配方式也就是非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改革分配制度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问题。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那么,为什么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呢?
第一,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第二,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第三,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第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
怎样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呢?关键在于以下两方面: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那么,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呢?
第一,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 指导方针。第二,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第三,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第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各方面的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要求做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必须坚持基本方针:
五、统筹区域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第二,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第三,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呢?
第一,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转变发展观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