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相互作用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以米德为代表的社会行为主义学派的基本理论。P3
2. 社会行为,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背景下,具有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出的内隐与外显的反应。P8
二、单项选择
1.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方面提出较早的是吴江霖教授。P5
2. 沙莲香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们在身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主体反应”。P5
3.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独立学科。
4. 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三、多项选择
1. 劳斯所谓的“心理面”,是指哪些静态现象:P2
(1) 语言 (2)信仰 (3)文化
2. 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所作出的内隐与外显的反应。简而言之,它研究:P7
(1)人的社会行为 (2)个性心理发生
(3)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3. 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如下:P9
(1)主动性和受动性 (2)内隐性和外显性
(3)个体性和群体性
4.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及相应的主要概念有:P10
(1)社会因素 (2)文化因素 (3)人格因素
四、题型未明
1. 早期社会学者黎朋、冯特、麦独孤、劳斯等人基本上把个体之外的群体心理作为研究对象。P2
2.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1968年指出,社会心理学是:P3
力图理解和说明个人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实际上或想象中存在的他者和在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集团中占有一定地位、扮演一定角色的他者之影响这样一门学问。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 罗夏墨迹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设计的一种投射测验法。P39
2. 价值中立原则长期以来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一直有着相当的影响,甚至现在仍有着激烈的争论。P47
二、多项选择
1. 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是由哪两个主要的成分组成:P17
(1)归纳法 (2)演绎法
2. 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三大步骤运用的主要是归纳法。P17
3. 科学研究的目的。P17
(1)接受 (2)预测 (3)控制
4. 一般方法论体系主要有:P18
(1)实证主义方法论
(2)人文主义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5. 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P19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研究法 (4)跨文化研究法
6. 专业研究的常用术语。P20
(1)概念 (2)命题 (3)变量 (4)假设 (5)理论
7. 观察法按照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可以分为: P22
(1)参与观察 (2)非参与观察
8. 根据参与的程度,进一步将参与观察分为: P23
(1)完全参与观察 (2)半参与观察
9. 常用的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主要有两种:P26
(1)实验室实验 (2)现场实验
10. 在社会心理学中经常用到的是:P29
(1)典型调查 (2)个案调查 (3)抽样调查
11. 在不同文化内进行心理测验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P39
(1)罗夏墨迹测验 (2)主题统觉测验
12. 自1836年孔德提出“实证科学”的主张以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心理学都朝实证化的方向迅猛发展。
三、简答
1. 在典型的选择中,我们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为:P30
(1)为了更好地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研究者应选择相对纯粹性的典型。
(2)为了更好地探求事物的基本状况和特征,研究者应选择能在更多的基本面上代表一般情况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解剖。
(3)为了研究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研究者应选择那些有详实的历史资料的单位作典型。
(4)为了预测事物发展的方向,形成科学预见,研究者应选择那 些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作典型。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
1. 社会心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独立的学科。 P52
2. 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施坦达尔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P53
3. 1875年,德国学者A.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P53
4. 1982年4月,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同年9月改名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P63
二、多项选择
1.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阶段,即霍兰德所说的社会哲学阶段,其母体是从古代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19实际上半叶。P50
2. 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P54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 F.H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具有极端的个体心理学的倾向。他将这些实验成果写进《社会心理学》(1924年),因此被人们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55
▲米德的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P57
首先,是理论建设乔治.米德的理论兼有哲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色彩。
其次,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心理学的经验研究也能与此间心理学家的实验室研究相媲美。
▲围绕2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危机,社会心理学家纷纷著文发表各种意见有哪些?P60
(1)理论定向问题
(2)研究方法问题
(3) 会期望问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化,就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人形成适应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学习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P65
2. 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P79
3.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映。P84
二、单项选择
1. 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我。P80
三、多项选择
1. 社会化具有的基本特点:P66
(1) 终身性。
(2) 自主能动性。
(3)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辨证的统一过程。
2. 人的社会化的途径:P67
(1)社会教化 (2)个体内化
3. 社会教化具有历史性、民族性、阶级性。P67
4.对于社会生物学的解释,在于两个基本原则:P70
(1)坚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2)坚持对社会行为所作的遗传学的解释和说明。
5.影响人的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职业背景和大众传播媒介。 P73
6. 人格的四个方面:P79
(1)全面整体的人
(2)持久统一的自我
(3)有特色的个人
(4)社会化的客体
7. 自我概念包括哪些?(5方面)P81
(1)自我观念 (2)自我意象 (3)自我意识 (4)自我评价
(5)自我表现
8.弗洛伊德有关自我和人格发展的理论中,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P82
9. 社会化的内容包括:
(1) 政治社会化 (2)道德社会化 (3)性别角色社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认知认识人的第一步,它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P98
2.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后来获得的新信息。P104
3.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P106
4.归因,是指社会判断研究用语,是指主体对认知客体的某种属性或倾向的推论和判断。P106
5. 归因理论,称为归属理论,是指关于某种行为与其动机、目的、价值取向等属性或倾向之间逻辑结合的理论。P106
6. 三维说,其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用到3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做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时间或形态)。P108
二、简答
1. 社会认知的特征有:P98
(1) 认知的选择性
(2)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3) 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性
(4) 认知的完形特性
2. 认知者本身的因素有:P102
(1)原有经验 (2)价值观念 (3)情感状态 (4)认知偏差
3. 三种基本信息,即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和一贯性信息的表现为:P108
(1)区别性信息告诉人们行为者在对待不同刺激物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别。
(2)一致性信息向人们显示关于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者的行为表现之间是否一致。
(3)一贯性信息是人们所要了解的关于行为者在其他场合的表现情况。
4. 归因错误和偏差,源于:P110
(1)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2)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3)忽视一致性信息
(4)自我防御性归因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动机,是指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力量。P112
2. 生理内驱力,主要有饥、渴、睡眠、性等多种,它们是生来就有,不学而能的,是可以通过遗传而获得的。P113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理论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类动机的基本看法。从最低到最高一共有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低一级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或至少是得到了部分的满足之后,高一级的需要才会产生,才开始具有意义。P118-119
4. 挫折——侵犯假说,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侵犯始终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而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这一假说强调了挫折与侵犯之间的因果联系,并且有相当多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挫折——侵犯假说”是基本成立的。P125
二、多项选择
1. R.西尔斯提出的侵犯可分为:P123
(1)亲社会的侵犯 (2)反社会的侵犯 (3)被认可的侵犯
三、简答
1. 需要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P113
(1) 机体内生理内驱力的存在。
(2) 体内所存在的这种内驱力必须在个体的心理上有所反映,也就是说个体要意识到这种生理内驱力的存在,要感受到体内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生理紧张。
2. 侵犯概念的最根本的特征是:P122
(1)侵犯意图和动机的存在,它是一种有意使他人遭受伤害的行为。
(2)侵犯不仅包括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也包括企图在心理上伤害他人的行为。
(3)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还以行为被施予者和社会的判定为前提。
▲更为完备的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班杜拉看来,侵犯行为是个体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因此只要减少侵犯行为的楷模,限制大众传播媒介中暴力形象的出现,使人们观察不到也无从模仿,同时为人们树立起非侵犯行为的楷模,向人们宣传非侵犯行为的榜样,并结合运用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我们就能够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侵权行为。P129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 态度,指个体自我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P139
2. 总加量表,是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而设计的,它是由若干个问题组成,根据被测者对各个问题所作的反应给予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个事物所持态度的强弱。P143
3. 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
二、多项选择
1. 态度的基本特征是:P140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主观经验性。
(3)态度的持久性
2. 态度的构成要素是由知、情、行3部分组成,有:P141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3. 社会态度的测评方法有:P143
(1)量表法 (2)问卷法 (3)投射法 (4)行为观察法
(5)生理反应法
4. 凯尔曼提出的态度形成与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为:P147
(1)服从 (2)同化 (3)内化
5. 社会态度的转变方法主要有:P148
(1)说服宣传 (2)积极参加活动 (3)团体规定
三、简答
1. 态度的内容有哪些?P139
(1)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
(2)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
(3)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
(4)作为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2. 社会态度转变的主客观条件为:P152
(1)客观条件。
主要指宣传者的威信,宣传者有无威信,这对被宣传者态度的转变与否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宣传者威信的高低与其效果是正比的。
(2)主观条件
态度转变也有个体差异,有人容易转变态度,有人则不易,这与他本人的个性特点有关系。
个性特点主要指以下几项:
①自尊心 ②权威主义倾向 ③智力 ④需要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沟通,是指社会交往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和经过组织的人群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P155
2. 意见领袖,是指在社会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于社会信息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的相信与否,是以自己所信任的人的决定为准则的,这种受到别人毫无保留的信任的人我们称之为“意见领袖”。P161
二、多项选择
1. 正式社会沟通网络分为几种类型?P159
(1)轮型 (2)锁链型 (3)Y型 (4)车轮型
2. 非正式社会沟通网络有几种类型?P160
(1)单线形式 (2)流言形式 (3)偶然形式 (4)集束形式
3. 社会沟通的媒介可以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大符号系统。P163
4. 沃尔夫的假设具有两种形式:P169
(1)“强”形式 (2)“弱”形式
5. 暗语的主要功能有:P171
(1)自卫功能 (2)保密功能 (3)组织功能
(4)感情强化功能
6. 动态无声的交际行为可以分为几类?P175
(1)手势 (2)体态 (3)面部表情 (4)触摸
三、简答
1. 社会沟通具有几个基本特点?P156
(1)社会沟通的双方均为主体。
(2)社会沟通能够调整沟通双方的关系
(3)社会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具备统一的或者大致相同的符号系统。
(4)在社会沟通过程中,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有可能产生在这里,“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是指这种障碍与沟通途径、渠道或者 方式无关,也与社会沟通所使用的符号无关,而是由社会沟通所处环境因素、沟通者心理因素或者文化因素造成的。
2. 非正式沟通网络与正式沟通网络的区别。P161
(1)正式沟通网络按照组织或者群体的内部层级、结构来划分并且确定交流的途径和渠道;非正式的沟通网络则不按照正式沟通网络格局和层次来进行信息交流,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信息交流传播。
(2)非正式沟通网络一般采取口头信息交流传播的方式,正式的沟通网络则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传播方式交叉使用。
(3)非正式沟通网络形式除了涉及工作的信息交流之外,更加注重的是成员之间的情感、态度、观念、心理活动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口头信息沟通由于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传者个人因素作用较大,形成小道消息、流言,甚至谣言的可能性较大。
3. 目光接触在社会沟通中的主要内容为:P179
(1)目光接触可以作为一种认识手段。
(2)目光接触可以控制、调整沟通者之间的互动。
(3)目光接触也可以用来作为提示、告诫以及监视的手段。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群体,也称之为社会集体或社会团体,社会中的人依照一定的相互关系而聚集在一起,进行有目标的集体活动,他们所形成的集体就是社会群体。P181
2. 内群体,也称为“我们群体”,所指的人们从身体上精神上都认同的社会群体,从感情上他能够接受并找到自己观念意识一致者,从行动上他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并在工作中协调、互助,这样就形成了成员之间密切的关系,彼此在这个社会群体中有认同感、亲密感和归属感。P184
3. 外群体,也称“他们群体”,所指的是人们觉得群体与他之间无论从从属关系上或者是思想感情上均有相当的距离,视为不是“自己的”群体。P184
4. 社会群体的结构,就是群体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P188
5. 社会群体的横向结构,是指社会群体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P188
6.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P209
7. 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过程。作为一种常见的人类互动形式,冲突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学家的关注。P212
8.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P215
9. 感染,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互动方式,从感染的主体角度出 发, 我们可以将感染定义为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P220
二、多项选择
1. 社会群体的分类有:P184-187
(1)内群体与外群体——由萨姆纳提出
(2)志愿群体与非志愿群体——由桑特森提出
(3)参照群体与隶属群体——由海曼提出
(4)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首属由库利提出,次属由帕克提出
(5)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由梅奥提出
2. 社会群体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P188
3. 群体规范的形成受哪些心理因素的影响?P191
(1)模仿 (2)暗示 (3)从众 (4)服从
4. 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形成的基本规律有:P197-199
(1)邻近律 (2)对等律 (3)一致律
(4)互补率 (5)个人特征的影响
5. 冲突的方式分为哪五种?P214
(1)口角 (2)拳斗 (3)械斗 (4)仇斗 (5)战争
6. 因冲突而发生的调适的具体方式有:P214
(1)和解 (2)妥协 (3)容忍 (4)调解 (5)仲裁
7. 最常见的对暗示的划分方法为四分类法,具体为:P216-217
(1)直接暗示。这是由暗示者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2)间接暗示 (3)自动暗示 (4)反暗示
8. 感染可分为三种类型:P220
(1)个体间的感染。
(2)艺术作品的感染。
(3)大型开放人群中的感染。
三、简答
1. 人类社会群体具有的特征为:P183
(1)特征之一是社会群体的成员间的分工和相互依赖。
(2)特征之二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具有相同的对群体的“归属感”。
(3)特征之三是社会群体有自己群体的目标和约束群体成员的规则。
2. 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概括为几点?P191-192
(1)维系群体的作用
(2)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3)行为的定向作用
(4)惰性作用
四、论述
1. 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由人情、人伦、人缘这“三位一体”的结构构成。人情是核心,它表现了传统中国人以亲为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人伦是这一基本模式的制度化,它为这一模式提供了一套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能够遵守一定的程序;而人缘是对这一模式的社顶,它将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限定在一种表示最终的本原面无须进一步深究的总体框架之中。P199
▲竞争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P194
3. 互动是发生在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行为,心灵、自我和社会都产生于这一过程。互动、心灵、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就自然构成了米德的社会心理学的主题。人类的社会互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P103-204
4. 在有的互动形式中,互动双方都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对称性社会互动。P208
5. 竞争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作为社会互动类型的竞争,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P210
6. 和冲突相对立的是调适。调适是以不同方式调节或缓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P214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 角色,可被定义为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P225
2. 角色间冲突,指个体必须同时扮演过多的不同角色,由于缺乏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满足这些角色所提出的期望而产生的冲突。P238
3. 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不同,它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伙伴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所引起的冲突。P238
二、选择
1. 对社会角色所进行的科学分类方法有哪些?P226
(1)先赋性角色与自致性角色
(2)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
(3)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
三、简答
1. 角色的诸多功能可以被概括为哪三大方面?P228
(1)角色的互动功能。
(2)角色的规范功能。
(3)角色的自我表现功能
2. 角色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分为两种基本类型:P248-249
(1)角色地位不发生改变时的角色适应。
(2)讨论角色地位发生变化时的角色适应,这种角色适应一般是与社会流动相伴随的。
(1)如何处理好角色的扮演与冲突P229-233
(2)角色丛的概念 P237
第十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集群行为,又称作“集聚行为“、“集体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P251
2. 暴乱,是行动群众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成员是从感情上就倾向于暴力行动并实际从事或时刻准备从事暴力活动的人群。暴乱是暴民常常采用的公开的暴力活动。P259
3. 时尚,是在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方式的流行现象。具体的说,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P261
4. 恐慌,是分散的人群中集群行为的另一种类型,这是公众乃至一般社会大众在社会危机状态下,面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做出的不合作和不合理的心理与行为反应。P268
5. 社会运动,是一种特定形式的集群行为,或者说任何社会运动的发生总是以某种集群行为为先导的。P272
二、单项选择
1. 黎朋的着眼点是集群行为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群众 P254
三、多项选择
1. 集群行为有哪些特征?P251
(1)自发性 (2)不稳定性 (3)无组织性
2. 集群行为产生的条件有:P252-253
(1)环境场所和特定时间
(2)失范
(3)社会控制体制的解体
(4)相对剥夺
(5)权力斗争
3. 黎朋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具有三大特征: P254
(1)失去个性
(2)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
(3)失去个人责任感
4. H.布鲁默对群众的划分,将群众分为四大类:P257
(1)偶合群众 (2)常规群众 (3)行动群众 (4)表意群众
四、简答
1. 时尚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哪些基本传播规律?P266-267
(1)时尚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
(2)时尚的变迁有时呈现为周期性的循环往复状态。
(3)时尚的流行,常常体现为统计学上的“常态曲线”。
(4)在传统社会,时尚的流行遵循的基本上是所谓“上行下效”规律。
(5)时尚的流行常常会传播的远广而失其本来面目。
2. 社会运动一般都哪些基本特征:P273-274
(1)社会运动都有自己独特的信念或理想。
(2)社会运动都有自己的组织形式。
(3)社会运动都会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实际行动。
五、简答、论述
1 .流言和谣言常常出于几种原因:P270
(1)为了耸人听闻,发言者往往夸大其词。
(2)正常的信息渠道受到阻碍。
(3)某些普遍涉及到公众的人或事易成人们的注意中心,对此类人或事情的议论便会增多。
2. 如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就制止流言和谣言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P271-272
(1)在流言与谣言刚开始传播时,就须准确地估价传闻的性质,即传闻会给社会或个人带来何种结果以及程度如何。
(2)如果流言与谣言已经广泛传播开来了,那么最首要的工作是如何选择适当的渠道向人们披露真情。
(3)人们处在恐惧不安和焦虑的状态中时,流言与谣言易于发生易于传播。
第十二章
一、名词解释
1.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之总合,它赋予了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P285
2. 民族,根据一民族成员的心理或和行为特征形成的对民族群体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民族或曰国民刻板印 P286
二、多项选择
1. 文化、亚文化与成就动机主要包括哪几类?P279
(1)宗教信仰的影响 (2)家庭与学校教育 (3)社会阶层
三、论述
1. 论述中国农民的人格和社会心理的嬗变?
第一,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今中国农民的土地依赖意识已经 急剧减弱,且不说两地农民中的绝大多数已经离开土地,他们对种地、流动的看法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职业选择方面许多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对经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在外出经商做工的“浙江村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
第二,尽管特殊主义倾向仍然存在于两地农民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准则之中,但市场经济已经培养出了他们明显的“认真不认人“的普遍主义原则,他们的家族意识、血缘和地缘观念有所淡化,此外,他们在男女平等及与生育和家族传承有关方面的意识也趋于现代性;
第三,经济条件的改善、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外出经商和做工的经历,使得农民的乏力感已普遍降低,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效能很有自信,他们不再相信命运,因此,虽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尚不能使他们完全消除短期行为,但他们的人生态度已经变得十分积极,他们的满足延宕能力提高,并对教育和经营投资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第四,在乡镇企业做工和外出经商的经历还使两地农民破除了“资源有限“的观念,他们的平均主义为核心的“小农意识” 减弱,他们中的65.5%的人赞成“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贡献的大小进行收入分配”,只有12.9%的人赞成“平均分配”(其余为填“说不准”或未填答者);
第五,上述经历同样降低了两地农民身上的保守主义倾向,他们不但形成了敢于冒险的心理品质,而且对市场经济的整个运行体制不再陌生,他们的时间观念增强,对经验的推崇降低,年长的权威提前让位于年轻人的头脑和精力。
第六,随着农民走出土地甚至走出家乡,他们的生活半径和交往世界有了极大的拓展,他们的人格和社会心理不再像以往那样封闭、内向,相反,他们变得十分自信、健谈、不怯生,并且能够自然大方地与陌生人建立友好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城市户籍和用工知道能够发生根本的改变,真正打破至今仍十分坚硬的城乡壁垒,中国农民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将会变得更加自如、开放。
四、简答
1.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具有几个方面的基本倾向和特征?
(1)乡土主义 (2)特殊主义 (3)实际的和狭隘的功利主义
(4)平均主义 (5)保守主义 (6)封闭主义
2、 阶级心理的基本要素?
(1)阶级的需要是构成阶级心理的首要因素。
(2)阶级的兴趣是构成阶级心理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3)阶级的情感是构成阶级心理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4)阶级性格是构成阶级心理的第四个重要因素。
(5)阶级所特有的一些习惯、风俗和传统是构成阶级心理,第五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