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专报名
当前位置:自考大专网 >> 复习资料 >> 浏览文章

复习资料

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考点)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与现代社会

社会心理学史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

一、本章主要讨论问题

1、研究对象与逻辑框架

吴江霖:(提出较早,被人广泛引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沙莲香:所谓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题反应。其实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

王康:(最具有特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产生什么影的学科。后孙晔、李 等人简化:社会心理学额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非是两个独立存在的成分,而是一种从内隐到外显的“连续统”。

周晓虹: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放映,他研究人的社会后文化ingU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2、影响社会行为及制约因素的若干因素

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用了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因素及相应的主要概念有:社会、文化和人格。

社会:是通过人们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实现的;

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P10

人格:(个人的面具)

人格是在个人的社会化或曰文化濡化过程中 形成的包括各种生理、心理及其他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在特征在内的完整、统一的系统;

人格这个网站同意的内在系统为人们在社会文化情景中的行为提供了稳固、一致的放映模式,或者说,社会或曰文化行为是在具体的社会人格结构中形成的;

具体的人格既包含了独特的社会成分,也包含了由个人体现但又为某一群体的成员所有的成分,前者是规定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内在因素,后者这是规定一群体区别于他群体的内在因素。

3、学科性质

行为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天然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不仅决定了社会心理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事实上也决定了社会心理学的研对象本身就属于可以从各个方向探索的“边缘问题”。 

4、研究取向

20实际出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它就分为以罗斯和麦独孤的著作分别代表的两支:

罗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始:19实际下半叶到20世纪初,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

后:德国民族心理学的形成,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传统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 麦独孤提出本能心理学。20实际出,沿着其同胞达尔文的金花论线索,麦独孤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并将这种动力毫不犹豫地归为人的本能。

生本能              死本能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P36~44

一、实验研究法

及用做实验来收集被研究对象有关资料的研究方法。所谓做实验,就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和要求,对研究对象(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施加一定的印象(刺激变量),引起实验对象产生某些反应(反应变量),从而分析和探索刺激变量与反应变量之间关系(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的一整套程序和方法。

二、调查研究法

是运用非实验的调查方法获取研究资料、分析调查资料的出研究结论的研究方法的总称,他包括问卷调查法、个案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最为重要也最常用,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是如此。

三、现场研究法

也被称为田野研究法,是一种研究者亲临现场,通过对被研究对象的访谈、观察获取研究资料得出研究结论的综合性研究方法。访谈法(也称访问法,是一种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有计划的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方法);观察法(指研究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凭借某些工具,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现场观察,从而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四、文献研究法

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通过手机收集与分析各种书面文献资料集其他资料如档案资料、音像资料等,得出研究结论的研究方法。

拓:博弈论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电脑模拟研究法。

第三章:社会化

一、定义: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了解社会规则和约束,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及文化,逐步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有关社会化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人格理论包括三个有几的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生命发展阶段观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

2、自主与怀疑和羞怯(儿童时期)

3、注定性与内疚性

4、勤奋与自卑

5、认同与决赛混淆

6、亲密与孤独

7、生殖与停滞

乔治-米德关于社会互动中的自我的理论
二、社会化的因素

1、遗传

2、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职业团体)

三、社会化的内容

1、政治社会化:指个体逐步接受被现存的政治制度所认可的主流政治理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2、道德社会化:是特定文化背景下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等赖以维持,是制约个体行动最宏大、最重要的非限制性约束。

四、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首先是一个基于特定生理特征的社会意义上的概念。特定的生理上的差别构成了性别角色的字让基础,但性别角色的真正区分还是在后续的社会化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基于以上看法,可以认为,性别角色是社会对不同生理性别的个体的不同社会会期望,包括男女两性所应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文化背景不同,性别角色期望也存在差别。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规范的过程就是是性别角色社会化。 

五、生命历程与社会化

生命历程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步形成了两类较为稳定的分析传统:一种会死从同期群体及历史的角度来分析生命历程,另一种是聪社会文化角度看待生命历程。

同期群体及历史的视角将年龄视为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各种角色和个体历史经验的分层基础,这类研究把不同龄群体的生命历程划分成阶段明显的区落。

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待生命历程的研究取向则重视个体生命历程的宏观背景的影响,该派认为,是社会文化规定了年龄阶段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内容。

从生命周期来看,不同的生命周期的社会化具有不同的内容。

1、婴幼儿期

此时自我认识是社会化的关键。P77

2、 青少年期

青少年时期的许多社会化是以预期社会化的形式出现的。尽管预期社会化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纯在,但“预演”未来的成人角色在青春期少年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3、成年期

   进入成年期,个体的初级社会化已经完成。成人的社会化比儿童更加明确,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来选择角色。

4、老年期

  面对死亡,死亡社会化,五个过程:一、拒绝;二、愤怒;三、讨价还价;四、沮丧;五、接受。

 

第四章、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含义:

1、人类的社会动机经由后天学习获得,它是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力量和直接原因。它不但与个体经验有关,还与社会文化等伊苏密切管理。它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生物性动机;二是在外部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动机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都是人脑的技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动机和行为相互依存,不存在没有动机的行为。

3、动机由集体的需要所激发。需要是指人的生理或心理状态有某种不足或过剩二失去安定的不均衡状态。

4、动机由兴趣、信念、意图以及其他对人、对事、对物模糊的或清晰的感知和意识等多种心理形成共同构成。

二、动机的分类

1、更具动机的内容划分: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

自然动机又称生物性动机、原发性动机或低级动机。是有人的自然属性引起的,以个体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为基础。

社会动机又称精神性动机。是有人的社会属性引起的,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特有的动机,例如学习懂估计、成就动机和利他动机等。

2、根据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划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此外,还可以根据行为活动的内容划分为学习动机、工作动机、交往动机和游乐动机等,或根据动机行为指向的目标和方向划分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社会赞许动机等。

三、与动机相关的若干理论

1、本能论:

麦独孤的本能论。

社会心理学鼻祖麦独孤最早提出用“本能”来解释人的行为,他把“本能”称为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理倾向。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力都来自于本能,本能不仅具有先天的推动力,而且具有先天的目的性,能够控制和支配人的一切内部潜在的和外显的行为。

麦独孤的本能论在解说人的行为动力时,用先天的特性和潜能取代后天习得的品行和特质,用遗传的生理习性取代社会传承的心理医意识,否定人的行为动机的存在,将人的行为的社会动因还原为生来就有的本能倾向,贬低和抹杀了人的行为的社会特性。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弗洛伊德用“性”泛指一切感官的快乐,把性本能视为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根源,从性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性本能论始终将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根源和动力归结于对本能欲望和冲动的满足,这无疑是荒谬的。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潜能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二战后,被视为当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43年他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诺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不同层次的需要,并按它们发生的先后次序分为由低到高五个层级——分别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拍累成一个金字塔形的需要系统。

3、强化理论

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外界施加于个体身上的强化,这种强化决定了个体今后行为活动的愿望强度和行为活动的方向目标。换言之,个体今后的行为表现如何,取决于其过去和当前做出某一行为是所经历的强化体验。

强化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个体行为动机的影响,然而,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自我强化论认为,个体行为通常在没有直接外部强化的情况下进行,即个体可以对自身实施强化,未必完全被动受制于他人的摆布和支配。

4、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从人们对已有的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认知出发,探讨人类行为活动的动机。归因是指人们对行为活动的后果和引发这种后果的起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知。归因具有动机作用给,人们未来的行为活动的动机产生于他们对先前行为因果关系的归因。

5、动机系统理论

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该理论认为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相关的活动动力,如果说需要是个体的各种积极性的实质与机制,那么动机就是这种实质的具体表现。复杂的活动由几种同时起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动机所推动,这些动机构成了多分支的动机系统。

四、侵犯动机(有意识的伤害的意图)

现今社会心理学界一致接受的侵犯概念是R.A.巴伦1977年提出的——侵犯是任何一种以伤害另一企图躲避这种伤害的生命体为目的的行为。

1、侵犯动机和行为的理论解释

   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基本驱力——生本能和死本能。前者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的融合,代表对生命的追求和爱与创造的理论;后者代表恨与破坏的冲动,体现对杀戮和死亡的原始欲望。

2、习性学与社会生物学

   动物行为学家、习性学创始人康拉德-洛伦茨观察力一种具有强攻击性的热带鱼——丽鲷鱼P90认为人类的侵犯动机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他的释放具有独特的生存价值。然而,洛伦茨的这一结论之基于动物研究,没有提供人类的证据。

3、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侵犯行为假说最初是用一种很明确专断的形式表达的:所有挫折都会引起侵犯范行为,所有的侵犯行为又都出自某类挫折。

4、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阿尔伯特-班杜拉。他把人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称为社会学习或观察学习。(对照实验,充气娃娃实验)

五、侵犯行为的控制和消除、

1、惩罚

2、减少侵犯行为的楷模

3、习得的侵犯行为控制

   习得的侵犯行为控制也称作侵犯行为忧虑,或侵犯行为内疚,指人类个体在接近侵犯性反应时会感到忧虑,总是往后躲,从而抑制了强烈的侵犯动机。

4、宣泄

六、利他与亲和

一、利他动机

指一种不指望任何酬赏,并且出于自由意志的有益于他人的行动,及一种资源和自择的主任行为。利他动机则是出于利他主义目标的一种社会动机。为获取报答的助人行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只能算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1、利他动机与行为的理论解释

社会生物学。

社会进化论。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例子请看书本P93-94

二、亲和动机

亲和动机,又称结群动机,指个体害怕孤独而愿意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友好、协作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望。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群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系,友谊、支持、合作和赞赏。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了“焦虑——亲和”假说,认为由焦虑导致的恐惧是促使人们结群的愿意,经历过不安的人更具亲和倾向。P96 

第五章、社会认知

   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对他人、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与认识成为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又称对人的知觉或人际知觉,是社会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认知过程的第一步

社会印象: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间接性、综合性、固执性)

社会判断

一、人际认知过程的进行P109

1、首因效应

   在认知过程中,所感知到的信息常常是有先有后的,先感知到的信息往往对认知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决定最初印象的形成以及之后的认知与交往。

   S.E.阿希是最早进行首因效应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家(六个形容词的顺序实验,褒到贬;贬到褒)

2、近因效应

   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新进嘎吱到的信息对认知过程同样具有影响作用,能够改变已有的印象并促使新的印象的形成,这种影响作用即称作近因效应。

3、标签效应

   在认知所感知的信息中,其中某些信息会比其他信息对认知过程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能够左右和改变认知形成的整体印象,这类信息称作中心特征,其所具有的影响作用及时“标签效应”。

4、晕论效应

   在认知的过程中,有时所感知到的信息较少、不全面,但是,这些较少不全面的信息往往能够起到一种以偏概全的作用,使得认知则根据这些片面少量的信息通过联想、推测而形成关于他人的完整印象。这种以偏概全的影响作用即称作晕论效应。

5、隐含人格

   指人们头脑中所存在的、在经验情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不同性格特征和人格类型的人的各种看法、判断、推测和猜想。他往往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较少明确表达出来的。

6、刻板印象

   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所形成饿的关于不同社会身份、地位、背景的人的各种卡法、判断、推测和猜想。

二、行为归因   

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判断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即对他人和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原因给予解释和说明的过程。

1、行为原因分析

   最早对行为原因就那些分析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害的。他认为,人具有寻求和谐而不是自相矛盾地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的动机。

   通过分析他指出,个人行为的原因有两类: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根据行为原因来源本身与行为表现的相互关联是否具有明确、显著的稳定性,还可以将行为的原因区分为稳定的原因和非稳定的原因。

2、归因的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

所谓对应推断论,实质就是人们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即确定一个人的外在行为与其本身的内在品质是否一致或对应的过程。

2、凯利的共变原则

凯利的共变模型就是为了发现一个特定效应和一个特定原因是否在不同的环境下共同发生。

三、归因偏差

1、打折扣的归因偏差:指当所存在的原因和理由不足以充分正确地对行为做出说明和解释时,人们倾向于降低其重要性,并寻找其他的原因和理由替代之。

2、人与己区别归因的偏差:即他人和对自己的归因有明显不同的归因倾向。(身处内与旁观者之差)

3、自我防御保护的归因偏差:即在归因中倾向于地自己做出有利的归因或是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归因。(如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将失败的责任归因于他人)

4、社会性的归因偏差:即在归因中会因为行为者本身的社会特征不同而倾向于做出不同的归因,也即在归因的过程中人们对他人行为原因的分析与解释会受到他人的社会身份、地位、角色等因素的影响,并将这些因素的影响作为一个参照背景与行为联系在一起。

 

补:印象整饰  戈夫曼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1956):人生是一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犹如演员相互配合的演戏。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即社会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互动对方的制约。因此,要是互动能够顺利进行,互动的双方都应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装饰。

戈夫曼的理论既可称为“戏剧论”,又可称为“印象整饰”或“印象管理”。

第六章:社会态度

一、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是一情感、行为意向和认知信息(态度的“ABC)为基础,根据某个评价维度对刺激所做的分类。其中,认知因素是基础。由认知因素所形成的对食物的印象和观点,不仅是人们了解和判断事物的依据,也是形成我们对对象的情感体验、决定我们的行为意向的基础。应该说,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指态度对象对人的意义和用途。价值越大,态度越强。

二、内隐态度

威尔逊等人提出,人们对同意态度客体有两中不同的评价: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外显态度:指人们能够意识到,即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表现出来的态度。

内隐态度:是人们第态度客体的自动反映。其特征为:1、人们不清楚它的来源,即没有意识到这种评价的基础;2、是自动激活的;3、影响这内隐反应,是不可控制的反应,也就是说人们没有认识到是自己态度的表现,因而不可控制。

三、态度的基本特征

1、社会性:任何人的态度都不是与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2、对象性:任何态度都是针对某一对象的,或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因此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

3、态度的持续性和情境性:态度形成之后,将会持续较长时间而不会轻易地改变。奥尔波特认为习惯一旦在童年或青年时期形成,这种固定的方式将持续生命的全过程。但近年来,态度研究出现了新的观点,即把态度看成是情境依赖的产物。研究者发现,在询问人们对某一行为的态度时,他们常常基于一些容易获取得、合理的以及容易表达的理由构建一种新的态度。

4、态度的内在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历程,像其他心理现象如思维、想象一样,是无法直接观察的。

四、造成态度和行为i=不一致的条件与因素

1、态度的一般性和行为的特殊性

   人们在认识事物是总是习惯于将他先行归类再加以概括,认识往往是对一类事物的认识。同样,人们态度的副I想也往往是一类社会事务、现象和人。态度具有一般性的特点。而人们的每次活动,通常都是只想具体的对象,产生于具体的社会换进之中,因此行为是具有特护性的。当这种态度的一般性与行为的特殊性产生矛盾时,很容易导致行为与态度的偏离。(例:皮埃尔的美国人是否招待中国人的态度实验——体现了贡献与特性的差异,一班与特殊不同)

2、社会规范

   行为是个人、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函数,社会规范就是社会因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有时候,我们对某一对象有一种正向或浮想的态度,但在表现行为是,由于社会规范的影响而不得不采取相反的行为。(例:会议枯燥无味,但为了表示尊重在会议结束后我们要鼓掌表示赞赏)

3、动机、能力等个人心理因素

   态度作为行为的心理准备,对行为具有推动力,即它具有类似动机的作用。但当某种态度与原本存在的动机发生冲突时,可能会破坏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比如一个工人对其班长反感,但他工作的好坏必须通过班长评定,他未来获得好评的机会便会去接近班长。

4、情境压力

   当情境压力很强时,态度就不可能再成为一种很强的行为决定因素了。

5、价值与代价

   有时候,我们对某对象并不喜欢,但因为它对我们具有很高的价值,这会使我们坐车一些违背自己态度的行为。

五、偏见的特征

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

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3、偏见具有过度类化的倾向,一个怀有偏见的人常常是如果他喜欢某个人,就认为那个人什么都好,所谓的“爱屋及乌”;

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人们在了解到一些信息后往往会过早地下结论。对人的印象也如此。

六、产生偏见的原因

1、群体间的利害冲突:偏见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群体间的厉害冲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多的物资利益,群体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冲突,这就是造成偏见的基础。

2、社会化的影响:有些人的偏见是社会化的结果,及后天学来的。这种学习可分为三种方式:直接学习;模仿学习;环境气氛的感染。

3、群体之间缺乏了解与沟通

七、偏见持续的原因

1、文化因素

   一群人所共有的态度可以成为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所谓文化意识形态是指与文化价值有密切关联的观点、态度和信念的负责体系。而此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又会反过来支持个人的态度和观念。

2、社会的因素

   社会因素中有三个方面会使偏见持续下去,首先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的从众性。其次是通知集团的支持或默认。通最后是环境支持。

 3、个人因素

   偏见的持续还有个人心理因素方面的问题,其中主要与个人的专制人格有关。其特征:1、固守传统等级观念,排斥违反传统价值的人;2、极端倾慕权威,以权威和地位形式的依据;3、敌视其他群体的人,喜欢严厉的惩罚;4、对周围事物喜欢做两分法的判断。

九、偏见产生的后果

1、自我实现语言(Eg:教室对某些学生持有积极看法,那么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尽管教室的看法可能不完全正确)

2、性别角色(Eg: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女性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性逃避成就动机、在男性面前的自卑感等等)

3、疏离( Eg:学生知道不受老师的欢迎,就可能避免见到老师,与老师疏远)

十、偏见的消除

1、消除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偏见的认知成分,一般人常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存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比如人们认为河南人粗鲁、不讲礼貌,那么河南人为了改变这种印象在待人接物时就会表现出文明、礼貌、诚实等异于刻板印象的特征。

2、社会化:偏见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化中出现了偏差,使个体受了不良的影响。因此,要消除偏见须从社会着手。在家庭父母当好第一任老师,在学校教育,学校应该给学生以证明的影响,在大众传媒,不要给人以有偏见的宣传,应积极消除偏见。

3、平等地位的接触(如果双方能以一种平等的身份交往,那就黑增进批次的了解,有利于消除偏见)

4、加强群体交往的社会规范:人都有服从社会规范的倾向,为了消除偏见,可以指定一些与原有偏见相抵触的社会规范,以施加一定的强制力。

5、奖励合作、确立共同目标、熟悉对方的独特性

 

第七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沟通的类型

1、按照沟通途径来划分,氛围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信息的传递是在组织机构所明文规定的一定的途径中进行的,如组织所规定的各种汇报制度、会议制度等

   非正式沟通,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在私人间的非正式途径中进行的,如私下交换意见、议论某人某事、传播小道消息等。

2、按照信息沟通的发送者和接受这之间的指向来划分,可将沟通非为单项沟通、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

   单向沟通,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即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是固定的。流通速度快。

   多向沟通,双方相互交流信息,每一方既是接受者也是发送者。准确而有利于联络感情

   多向沟通,全开放式的沟通网络,其信息交流是多向的。信息量极大。

3、按照沟通参与者的社会位置和信息流向,划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上行,自下而上的沟通,是群体和组织决策的主要环节。

   下行,自上而下的沟通,是决策部门的只是、命令、决议等足迹或直接下达的交流形式。

   平行,桥式沟通,意指组织或群体中的同级之间的和成员之间的横向沟通。

二、非语言沟通 

1、整理:

除了语言沟通,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的社会沟通中同样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人类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变化万千的收拾、形形色色的姿态和微妙的身体距离,传递着极其丰富的沟通信息。

面部表情传递着基本的人类情感,类如愤怒、恐惧、悲哀、喜悦、难看和厌倦等,这些情感在各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它们是我们人类所各有的情感,而且在任何文化汇总经过社会化的人都能理解。

一种姿势如果在表现这种姿势者的身上和这种姿势整队这的身上能引起同样的反应,这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势。姿势的意义就是共同的反应,这种共有的额一样的出现使符号沟通更成为可能。一个人的姿态往往放映对他人的态度。

交往中身体空间距离的处理也传递着微妙的、象征性的信息。人类交往时的距离也是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息的一种常见手段。这种距离尽管是在无意之中确定的,却反映了一个人同其他人已有的或希望形成的关系。(P144~145

四、人际关系

   社会关系是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逛街成的一切相互关系的总称。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的背后,隐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这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系统(或社会关系之网)的横断面上所表露出来的情感关系。(社会关系是人际关系的“载体”,他为人际关系提供了一种先在的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际关系)

五、人际交往的动力

1、社会交换。

2、亲和动机

第八章:群体与互动

一、有关审核会互动的理论P164

1、乔治-H-米德,符号互动论。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情。(和平鸽、上课举手等等)。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注重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以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2、戈夫曼,拟剧论。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在社会互动的特点。当人们扮演角色时,他们的表演是有观众来判断的,所以人类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即为了使他们按照我的意愿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

3、美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本土方法论(俗民方法论)。它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该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共同使用对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任何人的互动都有一种民间规则支配者,互动双方都具有对事件常识的知识和假设,以此解释互动双方的常用规则。

4、霍曼斯,布劳,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二、对称性社会互动P169

互动双方都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互相依赖、相互制约,如合作与竞争,冲突与调试等。

1、合作与竞争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有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竞争: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作为社会互动性型的竞争,这类竞争转指人与人之间,请你替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2、冲突与调试

冲突:冲突时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程序。

调试:调试是以不同方式调节或缓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具体有:1、和解;2、妥协;3、容忍;4、调解(第三方,但不一定接受);5、仲裁(第三方,具有约束力)

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所谓非对称性社会互动,值得是互动双反的关系不对等,例如按时、模仿与感染等。在这些互动形式中,互动双方的地位、作用更是不同的。在暗示、模仿与感染中,互动双方式暗示者与被暗示者、模仿者与被模仿者、感染者与被感染者。

1、暗示: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动暗示和反暗示

   直接暗示:是由暗示者吧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间接暗示:由暗示者凭借其他事物或行为为其中介,将某一事物的意义简介提供给受暗示者,使其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自动暗示:亦自我暗示,是有暗示来自何方而划分的;  

   反暗示:如果外界刺激物的结果引起了相反的反应,就称为“反暗示”。

2、感染: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互动方式,从感染的主体除非,我们可以将感染定义为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从被感染者的角度则可将感染定义为,个体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不由自主的屈服。

个体间的感染:即发生在两个人或能直接接触的小群体成员间的感染;

文艺作品感染:是由电视、电影、戏剧、音乐等文艺作品对人的情绪所产生的影响;

大型开放人群中的感染:指发生在同一空间,但不肯人人直接接触的大型人群中的感染(Eg:机会有限和运动会等)

    四、互动的基本含义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互相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包括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

五、社会互动的情境

1、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

2、熟悉情境、工作情境与社交环境;

3、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

六、社会群体的基本含义

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

七、社会群体的分类

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指的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家庭、邻里、朋友、亲属等)

   次级群体,又叫次属群体或间接群体,它值得是人类有目的、有组织地按照异地呢过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学校、公司、政府机构等)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为了达成有组织任务、有明确管理的特定目的,以及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组织结构。(企业、机关、学校)

   非正式群体之社会组织内部的成员在日常互动中个自发形成的人际关系系统。

   不能简单认为非正式群体就是初级群体,正式群体就是次级群体。尽管它们有很多共同点,但并不能等同。例如家庭,既属于次级群体,同时它又是非正式的;而许多利益型的次级群体,例如党派政治中的压力集团,是次级群体但不是初级群体。

3、内群体和外群体

   内群体群体成员将自己的群体市委“内群体”,对它还有特殊的忠诚感;

   外群体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其他群体,将其视为“外群体”,并认为它没有自己的群体那样有价值。

4、大群体和小群体

   大群体成员之间只是间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小群体成员间有直接的、个人间的、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的。

5、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隶属群体指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及其日常活动。

   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申根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作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6、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第十章、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一、集群行为发生的社会条件

1、环境因素

   集群行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环境场所,而某些特定的环境因素也嫩更增加人们对某种普遍刺激做出自发反应的可能性,从而酿成集群行为。像广场、体育场、音乐会等。除了空间,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据研究,大多数骚乱事件都起始于周末或夜晚。

2、失范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一班都受到既有规范的引导。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所有现成的社会规范都失去了效用。人们的行为一下子失去了明确准则的引导,这就可能引发集群行为。

3、冲突的价值观和规范

   社会中存在的冲突的价值观和规范也能引发集群行为。这样的冲突往往是社会急剧变迁或者是在文化中引入了对立因素的结果。如1979年推翻伊朗国王的时间就是由不同利益群体的广泛联盟实现的。

4、相对剥夺

   指人们实际所有的东西不能达到他们自认为应该获得的程度的情形。P210

5、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

   一旦社会控制机制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或失灵,机会为集群行为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

二、社会运动的特征

1、社会运动都有自己独特的信念或理想;

2、社会运动都有自己的组织形式和领导者;

3、社会运动都会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实际行动,具有强烈的行动主义信念;

4、“制度化的非制度化行动”,即尽管运动的理念和目标逾越了现有的制度和结构,但社会运动的行为方式本身则被纳入了现行制度的框架结构之内。

三、社会运动的类型

1、倒退运动:即旨在凯里市倒车的运动。(法国大革命后保皇党的多次复辟运动等)。

2、保守运动,也称抵抗运动。在对待社会变革的态度上,发起参与保守运动的人与发起参与倒退运动过的人有点类似,这是因为他们都留恋往昔的生活。

3、改革运动。试图通过改变社会结构或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来改善社会。P219

4、革命运动。相比于改革运动,革命运动追求更为彻底的社会变革。革命运动的目的是推翻现存的社会结构和制度。

5、乌托邦运动。乌托邦运动预想或是在将来谋和时候会大规模地实现,或是在目前小范围地实现一种与现有生活完全不同的及其美好的生活。与革命运动和改革运动不同的是,乌托邦运动的理性与现实这种理性的办法常常是极不明确的、模糊的。

6表意运动。并不试图改变现有的射虎结构,而是希望改变组成现有社会的人们。他们试图为其成员提供某种形式的个人改造,包括使他们得到感情上的满足,塑造新的个性,或是接受某种不同的意识形态。

 

 


报名留言

留言后,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考点)"由湖北自考大专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