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专报名
当前位置:自考大专网 >> 复习资料 >> 浏览文章

复习资料

自考大专00165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资料

上篇就业

第一章就业概论

就业具有特殊的规律性,表现为三点1.就业是一种经济现象2.就业具有社会性3.就业既是劳动者个体的微观行为,也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

第一节就业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同时满足哪三个基本条件,就可以认为就业者实现在就业:

1.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并且具有劳动能力;2.所从事的是某种合法的经济活动,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为目的;3.从事这种社会劳动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

在实际中,凡在劳动年龄之内、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都算是就业:

1.在规定时间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2.有职业而由于疾病、事故、劳动争议、度假、旷工或气候不良、设备损坏临时停工等原因而暂时没有工作3.自己当雇主或营业,包括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工厂,工作时间相当于正常工作时间的1/3以上,没拿报酬

我国的就业者包括8类:1.职工;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体户;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8.其从业人员,其中包括现役军人

正规就业一般是指在正式单位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其权利和义务有法律保障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是指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和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稳定收入、无社会保障的小规模经营的就业形式。

充分就业是指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劳动年龄段男子和妇女能够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不充分就业是指有就业愿意和能力的劳动年龄段男子和妇女不能充分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

就业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含义:包括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

第二节失业

理论上,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劳动者失去了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

在我国,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但无职业的劳动者

失业主要是评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状况好坏而不是衡量个人经济困难程度的概念。

失业人员主要包括城镇青年失业者(16-25)和社会闲散劳动力。

下岗职工:指在本企业无工作岗位、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和在社会上没找到新的工作岗位的“三无”人员

失业的分类,共六类

1.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

造成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二是信息的不完善、不对称性,使求职者与拥有空缺岗位的雇主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时间

2.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

结构性失业的产生是劳动力内部结构失衡产生于技术革命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时期

3.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从而形成失业

季节性失业产成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受生产条件、气候条件的影响具有季节性的特点,造成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动;二是产品需求受购买习惯、社会风俗的影响,会产生季节性变化。

4.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

5.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

6.自愿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的平均周数/52周

失业率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好坏的一个判别标准

失业的影响分哪五点

1.经济资源浪费和产出减少2.消费需求减少

3.失业津贴和社会救济支出增加4.大量社会问题产生

5.失业者的精神损失和物质损失

第三节历史沿革

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就业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对劳动力的计划配置、统包就业、行政调配、城乡分割具体表现为五点:1.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一计划2.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包就业3.国家对单位用人实行统一招收4.国家对劳动力调剂实行统一调配5.城镇是国家劳动就业工作的重心

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最突出的标志是: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

1.把企业和劳动者推向市场2.从市场的角度重新认识劳动就业工作3.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并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节就业现状与问题

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六点:

1.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2.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存在结构性问题,严重影响就业的质量3.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的不充分和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同时并存4.就业能力较弱的特殊困难群体就业难度加大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日益明显6.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善

第五节改革方向

现阶段我国确定的就业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以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乡劳动力为出发点,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宽就业门路,促进再就业,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

劳动者自主择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自谋职业

市场调节就业,指通过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以市场机制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调节手段,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的双向选择

政府促进就业,是指政府促进宏观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和发展就业服务体系;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其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为构建市场就业机制,应做到哪5点:

1.确立主体2.更新机制3.建立规则4.宏观调控5.载体建设

更新机制:竞争就业是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主要法则,竞争机制的运行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要有工资分配、社会保险、职业培训、住房及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和相应的措施加以保证。

宏观调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行结构调整,实现问题平衡;二是搞好城乡统筹;三是监控失业水平,调节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主要依托是:以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劳动服务企业为主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第二章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

第一节影响就业的因素

影响就业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

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主要是人口和劳动力参与率;

影响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因素是教育和培训。

劳动力的需求派生于产品需求,产品需求主要由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决定。

人口是供给方面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人口因素从三个方面影响就业,即人口规模、结构和劳动力参与率

人口结构:增长型、老龄型和均衡型

人口基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人口迁移对就业产生即时影响,使就业压力在不同地区之间发生转移。这种转移是形成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

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和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中所占的比率

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工时、工资、社会保险等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文化教育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和结构等。

我国的劳动力参与率的特点有三点:A.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偏高B.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较高,且不受婚姻、生育等的影响C.青年劳动力参与率偏高

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

教育按教学目的可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按教学层次分:基础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培养技术员或技术工人类的操作型人才的教育职业培训按目的可分为: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转岗培训

经济发展是决定劳动力需求的根本因素

经济发展体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方面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表现在总量和结构上

1.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总量对就业的影响的指标

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2.经济周期波动与就业:经济发展是不断波动的,投资和经济结构调整是波动的主要原因

3.经济结构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生产要素分配体系的内部构造,以及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经济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从根本上决定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就业结构是社会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数量和比例,是经济结构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就业结构的一般变动趋势一是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占用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部门增加;二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一、第二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产业部门所占用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上升。

技术进步从两个方面影响就业一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增加就业总量(五点)二是改变就业结构(三点)。

增加劳动力需求(五点):

1.技术进步使劳动工具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扩大人们所利用的劳动对象的范围程度;

2.技术进步还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提高,个人消费的领域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刺激消费品生产向多样、复杂、高级的方向发展;

3.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分工协作的发展,从而对各种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加强,并且改变家庭生活方式,使生活服务机构增加,使第三产业获得极大发展;

4.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了资金积累,有利于扩大投资,从而形成更多的就业岗位;

5.科技进步使个人的教育训练时间延长,劳动时间减少,在社会总劳动量增加的情况下,必然需要更多的人从事社会劳动。

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三点):

1.技术进步为劳动就业从第一产业转到第二产业再转到第三产业创造了物质条件;

2.技术进步使生产的部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带来了劳动力在不同部门就业量的变动;

3.技术进步还使劳动者的职业结构向减少体力劳动、增加脑力劳动的方向发展。

经济体制是一系列经济制度的有机集合,通过在这一体制中活动的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因而是权利结构、运行机制和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目标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经济体制分为:商品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是市场就业体制)、产品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是行政计划就业体制)

经济体制对就业的决定作用(两点)

A.在产品经济体制下,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所有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

B.在商品经济体制下,权利结构必须是一种产权结构,运行机制必须是市场机制,所有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目标都是在其所拥有的资源限度以内追求利益最大化

第二节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是中央政府制定的用来调整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的政策,共六点,其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促进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

1.货币政策:是政府利用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调节总需求从而调节货币收入水平,以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活动,促进就业。

2.财政政策:是利用政府预算(税率和支出)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

3.收入政策:一是通过控制工资来制止通货膨胀的政策,二是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实现社会收入公平的政策。

4.人力政策:是政府通过对劳动力重新训练与教育,把非熟练的工人训练成有一定技术熟练程度的工人,把不适合职位空缺要求的失业者训练成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工人,以缓和因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不适应而造成的失业问题。

5.产业政策:发展就业强性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6.制度创新:就业方针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确立了新的就业机制,即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自谋职业和自主就业;市场机制将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政府通过宏观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培育和发展就业服务体系,这必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从根本上促进就业。

劳动力市场政策内涵:在宏观经济社会政策不足以解决就业问题时,通过采取补偿性的劳动力市场措施,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指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通常实施的为积极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或为在职人员提供职业培训以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概述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

劳动力市场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有着共性的一面:都有需求方、供给方;在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移时,都有需求方向供给方支付费用的问题。

区别: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不能脱离劳动者自身而单独存在的特点。

劳动力市场供给者的形成,要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上大多数人要与生产资料分离,使出卖劳动力成为其谋生的主要手段;二是这些人必须对自己的劳动力拥有自由的转让权,即没有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和超经济强制。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三点)

1.作为劳动交换当事人的劳动力供给者与劳动力需求者双方,都是理性的,有共同的行为特征和行为准则,这就是:寻求利益最大化,并以收益和成本的均衡来决定各自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

2.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双方有互相选择的自由,劳动力能够在各地区、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

3.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工资率)由市场上劳动供求的对比状况决定,是现有劳动力在各部门、行业、地区和企业之间供求状况的显示信号;同时,又是现有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分配格局进一步调整的指示信号,劳动力供求双方都根据工资率的变动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通过工资率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引导,调整劳动力资源在各部门、行业、地区和企业之间的配置。

劳动力市场基本功能:通过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3

第二节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所谓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包括劳动力供求机制、劳动力流动机制、工资决定机制。

劳动力供求规律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也可以称为劳动力价格规律。

劳动力供给机制,表明的是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对应关系。

劳动力供给弹性=工作小时增量/工作小时÷工资增量/工资

劳动力需求: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家庭等。

劳动力需求的弹性增大受4个因素的影响,就是著名的“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律”:

1.在技术上,劳动力越容易被其他生产要素替代;2.对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3.劳动力成本在全部生产成本中的比率越大;4.与劳动力相配合的其他投入要求的供给弹性越大。

劳动力需求的动态变化(三点):

1.经济周期波动会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2.企业组织形式也对劳动力需求存在影响;表现为:一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变化;二劳动力雇用关系上的变化;三劳动力需求类型的质量的变化;四劳动力需求方式的变化。3.经济结构变化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的方式:跨区域流动、城乡流动、跨产业流动、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的流动、在职位岗位间流动、跨国流动。

劳动力的充分流动依赖以下4个条件:

1.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2.劳动力就业通过市场实现,而不是靠行政配置;3.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经济福利差异;4.社会分工的发展带来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专业化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的专门化。

劳动力流动的原则:是本着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是形成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前提,是劳动力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外在表现,没有流动就没有竞争,没有流动就没有市场机制。保证了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的流动给市场带来竞争,从而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劳动力供给方的竞争促使劳动力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需求方的竞争有利于改善劳动力的地位。

第三节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和调节主要有调节劳动力需求的充分就业政策、调节劳动力供给的人力政策、调节劳资关系的政策、调节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工资政策等。

我国劳动力市场历史回顾

A.建国初期至1957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B.1958-1978年,政府对劳动力分配的计划性加强,使原来比较灵活的劳动力管理体制也变得越来越僵化,劳动力市场逐步消失。C.1979-1992年,劳动力市场重新萌芽。D.1992年以来,为劳动力市场开始发展阶段。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四点)

A.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正在确立,但尚未具备充分的市场主体资格;

B.劳动力市场机制开始运行,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分割和扭曲;

C.劳动力市场规则和秩序基本建立,但仍存在空白和难点;

D.就业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并发挥作用,但局限性较大。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以建立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模式,并以此为导向,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有序发育。

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在机制建设方面,就是要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确立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

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战略措施,也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

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形成的标志包括三个方面:

A.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真正确立。B.劳动力市场机制灵活,功能完善。C.政府促进就业扶持就业困难群体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形成,建立起对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的托底机制。

要实现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建立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2.要强化企业和劳动者在就业市场的主体地位;

3.要进一步理顺工资分配关系,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工资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4.要建立覆盖所有从业人员的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5.要重视积极引导观念的转变、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工作。

推动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四个方面):

1.建设信息网络,强化信息工作;2.积极主动地开展就业服务;3.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和服务;4.健全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的组织体系和工作队伍。

第四章职业介绍

第一节概述

职业介绍是指一定的主体,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中介服务的活动。

主体包括两个部分:1.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机构2.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媒体和个人。

第二节职业介绍的作用

职业介绍的作用:一、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二、促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相互选择;三、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三节职业介绍的内容

职业介绍的内容主要有:求职登记,岗位空缺登记,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介绍就业或推荐培训等。

我国职业介绍的主要内容大体分为八项:

1.对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进行登记;

2.为求职人员提供职位需求信息,推荐用人单位;

3.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资源信息,为其推荐求职者;

4.对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

5.向职业培训机构提供职业需求信息,推荐需要培训的人员;

6.为特殊群体人员和长期失业者提供专门的职业介绍服务;

7.通过组织活动,根据需要开展推荐临时用工、家庭服务员等服务,为求职者提供直接的就业服务;

8.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库,开展劳动力供求情况预测、预报,进行劳动力供求信息咨询服务,收集、整理和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

第四节职业信息

信息是职业介绍的“生命线,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双向选择和劳动者合理流动的基础,是分析劳动力市场状况,进行科学决策和制定就业政策的依据。

职业介绍信息包括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

使用包括:信息传递、信息上报、信息发布、服务用户。

第五节职业介绍基本原则

职业介绍基本原则:1.客观真实2.公平公正3.科学合理4.自愿引导

第六节职业介绍的标志和程序

职业介绍服务标准:1.文明服务2.公平服务3.公开服务4.高效服务

其他:1.突出重点服务2.开展多样服务3.提供专门服务

职业介绍服务程序:1.接待登记2.提供信息3.求职和用人面谈(收集信息、确定需求、介绍就业和推荐用人、推荐相关服务项目、再次面谈)4.职业指导

第五章职业指导

第一节概述

职业指导是指就业服务机构(或培训教学机构),对求职者(或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求职者选择职业,帮助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活动。

职业指导的意义和作用(四个方面)

1.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配套;2.帮助用人单位获得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力;3.帮助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4.促进教育改革。

第二节职业指导的原则与内容

职业指导的原则:1.尊重与自愿2.公正与平等3.引导与促进4.合理匹配

职业指导的内容(8个方面)

1.调查分析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2.开展对劳动者,包括青年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特点测试,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3.帮助求职者了解职业状况,了解职业分类、职业的性质、特点和对求职者素质的要求,使求职者全面了解职业,认识职业。

4.向求职者传授求职方法和技巧,使求职者掌握求职艺术,增强择业能力。

5.向求职者提出培训建议,并推荐培训机构。

6.对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人员提供专门的职业咨询服务。

7.对下岗职工开展全方位的职业指导。

8.对从事个体劳动和开办私营企业的劳动者,提供开业和经营方面的职业咨询服务。

第三节职业指导的程序与方法

求职指导:1.接待登记与面谈;2.心理测试;3.提供培训建议,确定就业目标;4.制定就业计划;5.约见服务和再指导。

用人指导:1.了解需求和空岗分析;2.提出调整用人和招聘建议;3.人事咨询。

对求职者的指导方式:1.个人面谈法;2.集体座谈法;3.授课法;4.报告会法;5.通讯联系法;6.影视观摩法。

对用人单位的指导方法:定期询问被推荐和招聘人员在试用期的情况,及时协助调整不合适人员,通过与用人单位保持经常性联系,一方面做好保持就业者的稳定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接触,了解用人单位新的用工需求和空岗情况。

第四节职业指导员

职业指导员的条件(6点):

1.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职业指导工作;

2.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公正廉洁,忠于职守,对求职者一视同仁;

3.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急求职者之所急,想求职者之所想;

4.掌握一定的职业理论知识,了解劳动力市场政策和职业分类、职业特征,能熟练运用多种职业指导方法;

5.有一定的就业服务工作经验,要求经过相关的业务资格培训,具有与职业指导工作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

6.在劳动保障部门工作2年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职业指导资格证书是职业指导人员从业资格的证明文件,职业指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职业指导人员技术等级分:职业指导员、助理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分别是国家职业资格技术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第六章就业岗位开发

第一节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简称劳服企业)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就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经济组织。

劳服企业的性质

劳服企业是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的工作,由国家和社会扶持、进行生产经营自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劳服企业是一种为就业服务的企业。它与一般工商企业最大的不同是坚持经济效益和安置效益并重,把争取经济效益当做实现安置就业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劳服企业综合配套改革(四点)A.建立多元化的经济结构B.建立新的经营模式C.建立新的劳动制度D.建立结构合理的技术工人队伍

综合配套改革是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转换机制为基础,以提高效益为重点,消除原有弊端,落实“五自”(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主支配、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使劳服企业形成产业结构多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管理规模现代化、服务功能体系化的良性循环和高效运转的新格局。

实行股份合作制(七点)A.劳服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B.企业设立C.产权界定原则及程序D.股权设置E.管理体制F.股权转让G.收益分配

劳服企业的发展(两点)

A.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加快形成新机制;

B.服从于就业和再就业的总目标,打开思路,大力拓展新领域。

第二节发展中小企业与扩大就业

中小企业的定义分为:定性定义、定量定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义

定量定义:以若干数量指标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是从业人员数、营业金额和资产金额。

定性定义:以企业的经济特征和控制方式加以定义,从实质上反映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上的特点。

最主要的定性准则有独立所有的程度、经营的自主性和占有市场的份额大小。

中小企业在就业中的作用(3点)A.提供就业机会;B.稳定就业市场;C.缓解处于不利地位的就业群体的困难。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7点)

1.通过立法,确保中小企业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2.金融支持;3.技术支持;4.健全管理机构,完善服务体系;5.扶持中小企业开业和经营;6.支持扩大出口7.支持扩大就业。

第三节社区服务业与就业

社区服务业的特点:福利性、群众性、服务性、区域性。

社区服务业的基本内容:

a.社会福利服务3系列: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少儿服务;

b.便民利民服务3系列:家务劳动、居民生活服务、文体服务。

发展社区服务业对促进就业的作用(2点)A.社区服务业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B.社区服务业是解决目前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

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1.鼓励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2.鼓励下岗职工从事社区服务业的有关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小额信贷政策、工商登记政策、建立社区就业载体,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就业服务。

第四节非正规部门就业

非正规部门的基本含义(5点):1.小;2.不固定;3.不稳定;4.处在合法与非法之间;5.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纳入国家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等规范管理的范围。

非正规部门对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2点):

1.具有相当广泛的涵盖范围,对不同年龄、性别、文化技术水平的就业者都有着适应性和选择性,对促进就业起着重要作用;

2.解决了由于正规部门发展滞后而可能出现的一批人被甩出就业队伍的问题。

促进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政策措施

1.提供法律支持;2.建立相应机构;3.采取扶持政策:放宽信贷渠道、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开辟培训渠道、使用土地和基础设施;4.增强自助能力;5.创造条件使非正规部门正规化。

第七章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

第一节下岗职工问题的产生和再就业工程的提出

下岗职工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原因,在原企业没有工作岗位,且没有找到新的工作,但仍然与原企业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下岗职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四点):

1.下岗职工问题是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一种客观反映;

2.下岗职工问题的历史根源在于以往计划经济实行的就业制度;

3.下岗职工问题是企业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的突出反映;

4.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职工下岗转岗是必然趋势。

再就业工程基本做法(五点):

1.通过职业指导,为下岗、失业人员介绍职业信息和求职方法;

2.通过开展转业训练,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

3.通过提供求职面谈和工作试用,促进双向选择;

4.通过兴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生产自救;

5.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

第二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政策

解决下岗职工问题的基本思路(三点):

1.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当成头等大事,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2.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国家财政和社会的承受能力;

3.要突出重点,把解决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作为当务之急,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市场就业机制。

解决下岗职工问题的基本政策(八点):

1.职工下岗申报备案程序和对特殊群体的下岗保护;2.普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3.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运作和管理;4.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资金来源(三三制:企业、财政、社会筹集);5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的宏观政策;6.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7.促进再就业的就业服务和再就业培训政策;8.三条保障线(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三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成效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成效:

一、绝大多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二、下岗职工转变观念、自强自立,走出一条再就业之路;三、开辟了新的再就业领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四、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成果初步显现,促进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五、维护了社会稳定的大局;六、基本形成了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七、劳动力市场建设普遍加快,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八、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实践证明,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和促进下岗职工改变就业观念,逐步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奠定的基础。

第八章妇女就业和特殊群体就业

第一节妇女就业

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参加社会劳动,妇女只有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有了经济地位,才能有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家庭地位,才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身价值。妇女就业比例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状况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妇女就业的特点:劳动力参与率偏高;就业质量相对较低。

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劳动法》为保障,以《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等法规、规章。

促进妇女就业的政策措施(五点):1.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创造适合妇女就业的岗位,为妇女就业开辟更广阔的天地;2.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妇女提供积极的就业服务;3.开展职业培训,帮助广大妇女提高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4.保障女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5.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妇女就业创造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

第二节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就业的意义:做好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

保障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益,是改善残疾人自身状况和提高其社会地位的基础,残疾人只有参加社会性的生产劳动,才能锻炼和发展自己的生活能力、劳动能力,以及社会参与能力,从而提高其体能和智能,使其机体缺陷得到改善和康复。参与社会劳动也无疑是他们与社会及其他健全人沟通的的重要方式,不仅能使其获得经济收入,而且可以使他们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有助于增强生活的信心。

残疾人就业的方式:1.集中就业2.分散地按比例就业3.自谋职业和个体就业。

促进残疾人就业措施(四点):1.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2.加强对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的研究和开发,开辟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新渠道;3.建立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4.加强残疾人的职业技术培训。

第三节少数民族就业

对少数民族就业实行政策支持(三点):

1.用人单位招工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录用少数民族人员和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科技人员的失业子女;

2.对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扶持,对其举办开发就业的生产项目,努力争取生产资金,减免税收,增加贷款及物质、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和帮助;

3.在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就业训练中心和完善就业训练设施,开展职业介绍,适当增加资金投入,为促进就业训练规模的扩大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促进少数民族就业的措施(四点):

1.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2.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3.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少数民族劳动者就业提供服务,增强自谋职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封闭状态,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引导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

第九章涉外就业

涉外就业: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中国公民到海外就业。

第一节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及外国人在中国就业

国家颁布了《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需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和《暂住证》。

颁布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来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必须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

就业许可证书分申领许可证书,办理职业签证和领取就业证、居留证三个程序:

1.聘用外国人的用人单位应首先为外国人和本单位申请就业许可证书,经办证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后,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核准手续。劳动保障部门核准后,向用人单位签发许可证书;

2.用人单位有权通过通知签证函的单位,向拟被聘用的外国人发出通知签证函并附许可证书。外国人凭此到我国驻外使、领馆办理职业签证;

3.持职业签证入境的外国人,入境后应先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再由用人单位凭就业许可证书、劳动合同及有效护照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证机关为外国人办理就业证,然后到公安部门办理居留证。取得两证的外国人,可以中国合法就业。

第二节境外就业与劳务输出

境外就业与国际劳务输出,是指劳动者从一国向另一国或国境外的某一地区转移,在外国或外地劳动,同时获得劳动收入。

我国劳务输出的主要途径和运作方式(四点):

1.通过承包海外工程输出劳务;2.通过与雇主签约输出劳务;3.通过在国外兴办合资经营企业向海外派遣劳务人员;4.劳务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到国外自谋职业。

促进劳务输出的政策措施(三点):

1.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劳务输出事业发展的管理、服务体系;

2.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提高竞争能力;

3.加强劳务输出立法,保证劳务输出事业长期稳定发展。

第十章农村就业

第一节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情况。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是指其在各产业就业的量的关系及其比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是判断农村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农村就业的方针政策(五点):1.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多种渠道,增加就业机会;2.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就业;3.以就业为依托的开发式扶贫;4.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就业;5.加强成人高考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第二节就地安置和开发就业

就地安置是指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在剩余劳动力多的地区或邻近地区开放适宜的就业岗位,安置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主要途径包括:农业广度和深度开发,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交通、建筑业及个体私营企业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不离开家乡的前提下实现充分就业和增加收入。

劳动保障部门在就地安置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四点):

1.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就业。

2.建立农村职业培训基地,培训与就业相结合,通过实施农户培训计划,促进就业。

3.通过小额信贷扶持低收入农户,通过创办小型企业实现就业和带动就业。

4.配合当地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以及农村结构调整,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地安置。

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的主要渠道包括农林牧渔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就业。

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

2000年开始,指导小姐着重开展城乡就业统筹、返乡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推进西部开发就业等四个方面的试点工作。

1991年初,劳动部、农业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施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先后在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10个试验点、40个联系点。

1993年6月,两部一中心(劳动部、农业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总结了第一阶段试点工作的经验,并在四川、广东、湖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和甘肃8个省开展省级试点工作。

县级试点的内容包括8个方面:

1.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在传统农业、新型农业和非农产业中的开发就业;

2.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组织农村劳动力自主就业;

3.组织农村劳动力在农村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以及对外劳务输出;

4.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5.运用劳动力市场机制,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实现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统筹管理;

6.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7.以建设小城镇为依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8.其他与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有关的内容。

省级试点的基本内容包括7个方面:

1.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就业岗位;

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乡镇工业和服务业,鼓励发展家庭手工业和其他副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3.把经济开发区建设、农村工业小区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4.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务市场,完善劳务市场管理规则,疏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正常渠道;

5.发展有组织的劳务市场,开发地区间、国际间的劳务合作,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6.发展农村就业服务,建立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服务职能,为农村劳动者自主就业创造条件;

7.制定职业培训发展规划,建立并完善相应制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培训基地,形成网络,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第三节流动就业

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流动就业制度:1.凭证管理制度2.劳务协作3.流动就业服务4.重点监控制度

第四节乡镇劳动服务机构

乡镇劳动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包括7个方面:

1.宣传贯彻和执行<<劳动法>>,以及国家、地方关于劳动保障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掌握和管理本地区劳动力资源,为本辖区内劳动力登记建档,建立劳动力资源库;

3.收集、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开展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务输出等就业服务;

4.开展劳务协作,建立劳务基地,组织、管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

5.广开就业门路,组织、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发就业,实现就地安置;

6.受上级行政部门委托,开展劳动监察,对乡镇企业实行劳动合同管理,协调劳动关系,调解劳动争议;

7.开展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工作等。

加强和发展乡镇劳动管理服务工作的意义:

1.是深入贯彻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需要。

2.是统筹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促进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

3.是促进农村就业、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下篇培训

第十一章职业培训导论

第一节职业培训的概念

一、职业培训的概念与特点

1.职业培训的概念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职业培训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培养和训练的职业教育活动。

职业培训的目的:增强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适应职业转换的能力以及工作能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职业培训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培训与生产相结合

二、从业人员类型与职业培训的任务

1.从业人员类型的划分

科学型(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设计款、决策型)、技术型(工艺型、执行型)、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

2.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际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特色(六点)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属系统科学管理的组成部分;

2.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3.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终身教育学习的具体体现;

4.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劳动保障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5.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6.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第二节我国职业培训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职业培训工作的发展历程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失业工人转业训练为主的阶段;

2.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以培养后备技术工人为主的阶段;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职业培训大发展阶段。

二、我国职业培训体系的现状

种类:就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有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劳动者专业(工种)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独立开业的资格证明,也是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

职业技能竞赛分为国家、省和地市三级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表彰制度的建立,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广大职工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和社会各界对职业培训的重视程度,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

三、职业培训改革的基本经验(六点)

1.建立与劳动力市场联网的职业培训信息库;

2.根据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设置培训专业和课程;

3.针对参加培训人员特点开展培训;

4.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

5.建立培训合作伙伴关系;

6.建立职业培训综合基地和集团。

第三节我国职业培训改革目标与方向

职业培训改革的中心任务和基本出发点是突出素质教育。

职业培训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市场化、社会化。

所谓职业培训市场化,是职业培训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所谓职业培训社会化,是要着眼于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培训力量,共同开展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改革的主要任务(三点)

(1).普遍建立和实行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前培训制度,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

(2).进一步完善转业培训和在职培训制度;

(3).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业证书并重。

职业培训改革的政策措施(八点):

1.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

2.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

3.对培训机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组;

4.积极探索和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职工培训制度;

5.完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标准;

6.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并重制度;

7.强化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对培训的引导、支持作用;

8.大力发展远程职业培训。

第十二章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及其政策

第一节职业培训机构

职业培训机构的设立,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有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有与进行培训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有相应的的经费。

技工学校是1953年在劳动部门举办的失业工人转业训练班的基础上逐步成型与发展起来的。

技工学校的目标和任务是在思想政治、技术操作、文化技术知识、身体等几个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在确定技工学校目标任务时,一般采用原则(四点):

1.坚持国家确定的技工学校办学方向和目标,全面贯彻党的育人方针和政策,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2.宏观上,技工学校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同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规划相配套衔接;微观上,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注意技工学校的发展目标任务宏观与微观的协调性;

3.坚持面向劳动力市场,面向劳动者个人技术技能的需求,把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发展需求作为技工学校目标任务的第一准则;

4.坚持长期目标任务与短期目标任务的结合,目标任务计划的稳定与灵活性相结合。随时调整目标任务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和不协调方面。

技工学校内部管理的内容包括:思想建设与老师队伍管理;教研教学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学生管理;劳动力市场信息与就业服务跟踪信息分析管理。

就业训练中心分三种类型:

1.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办学服务,其主要设施是教学设备;

2.职业技能培训同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既有教学条件、又有经营场地;

3.教学以外单设经济实体,各自独立核算。

1978年7月,国务院务虚会上提出成立劳动服务公司,承担行业人员就业和培训的任务。1980年8月,党中央提出了“三结合”的就业方针,明确职能职责:介绍就业、输送临时工、组织生产服务、进行职业培训。

就业训练中心的特点:培训与生产经营直接结合,生产中结合技能培训,培训期限以短期为主,以单向技能为主,以快速就业上岗为主;培训内容以操作技能为主,辅以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培训经费主要依靠生产经营创收和学费;培训只发结业证书。

就业训练中心的任务:承担“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对所有劳动者进行技能培训。它的任务是面对市场,服务于就业者的技能训练。

就业训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A.加强信息建设B.加强教师队伍建设C.加强教材建设D.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第二节职业培训机构的调整和改革

职业培训机构面临的困难

从内部体系看,1.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不合理;2.技术设备和教学手段相对陈旧落后,培训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实际的需求;3.办学机制不够灵活,对迅速变化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反映不够灵敏;

从外围环境看,1.初中生源自然减少,高等教育扩招又带动普通高中教育飞速发展,再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职业教育培训影响较大;2.教育发展“立交桥”和人才成长通道尚待畅通,社会观念有待转变。

职业培训机构改革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党中央重视;有政策支持;有培训需求;有改革基础。

职业培训机构调整改革的指导思想:按照职业培训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和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方针,加快技工学校等职业培训机构的调整改革工作。

职业培训机构调整改革的政策措施(四点):

1.调整布局,合理配置培训资源;

2.提高培训层次,大力发展高级职业培训;

3.扩大职业培训覆盖范围,突出职业技能培训特色;

4.采取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职业培训更好地为就业服务。

职业培训综合基地和集团,是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形式。

职业培训综合基地,是以综合性、多功能的服务为就业者提供技能开发和就业服务的服务实体,是在现有重点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基础上建立的新型的就业服务实体。

职业培训集团化,是在一定区域内将各类就业服务实体以联合运作形式,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以就业服务为龙头的新的就业服务体系实体。

第十三章就业前培训

第一节概述

就业前培训的基本任务: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组织青年求职者和失业人员,参加以就业和再就业为目的的培训。

就业前培训的意义和作用(三点):

1.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落实“科技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2.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

3.是提高企业后备技术工人素质,减少企业在职培训负担,促进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

就业前培训的特点

一般特点:

A.具有较强的目的性;B.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C.具有较强的灵活性;D.培训与生产劳动相结合;E.突出职业技能训练。

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前培训的新特点:

A.体现市场需求;B.侧重培养适应市场的竞争就业能力;

C.突出个性化培训;D.实行社会化培训体制;E.政府职能转变。

第二节劳动预备制度

劳动预备制度的基本内涵是:组织城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同时,通过延长这部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减少劳动力供给,调节劳动力供求,缓解就业压力。

劳动预备制度以实施就业准入为核心,以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为依托,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缓解就业压力为目的,其宗旨是把加强对新生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同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调节结合起来,建立一种以职业培训为主导,以相应的组织管理为基础的培训就业新机制。

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意义(三点):

1.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2.有利于调节劳动力供求,减缓就业压力;

3.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主要内容(三点):

1.实行就业准入控制,全面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

2.积极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明确培训对象;认定培训结构;合理设置培训专业;组织培训招生;合理确定培训期限和内容;采取灵活的培训形式;

3.采取积极的配套措施: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充分利用和依靠现有教育、职业培训资源,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培训工作。

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素质知识、职业知识、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实践。

第三节特殊群体职业培训

妇女职业培训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妇女整体素质;有利于促进妇女就业;有利于提高妇女社会经济地位。

妇女职业培训的特点:专业内容适合女性就业;方式方法适合女性就业与生理特点;侧重于妇女的观念更新。

残疾人培训的意义(三点):

1.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与整体素质;2.是更好地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3.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社会经济地位。

残疾人培训的特点:结合就业的针对性;结合本人的适应性;与康复相结合;采用特殊的培训方法。

残疾人培训政策(四点):

1.支持残疾人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2.鼓励残疾人参与培训,平等竞争;

3.积极参与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促进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

4.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的宣传。

第十四章职工培训

第一节企业职工培训

A.根据培训的对象,职工培训可分为:

对管理人员进行的提高管理能力的培训;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科技知识更新和科技开发、产品开发能力提高的培训;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培训以及班组长培训等。

B.根据培训的内容,职工培训可分为:技术等级培训、岗位培训、岗位练兵、转岗转业培训(特点:适应性、灵活性、短期性)。

现代企业对职工素质和职工培训工作的要求: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培训体系;

2.企业产品的竞争实质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

3.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要求加强转岗下岗人员培训。

我国企业职工培训改革的目标:培养一支熟悉国内外经营管理理论,有较强管理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且有战略眼光和领导魄力的现代化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技造诣,精通本专业技术,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及外语、计算机两个现代工具的科研开发人才队伍;培养一支技艺精湛、有较强敬业精神的技能人才队伍。

企业职工培训改革的基本内容(七点):

1.改革培训管理体制;2.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超前培训;3.培训层次的合理化和人才结构的梯队化;4.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型技术工人队伍;5.培训形势的多样化、高效化;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开发;7.转变投资观念,增加培训投入

第二节学徒培训

学徒培训优点(三点):

1.培训的工种多,覆盖面广;2.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与生产紧密结合;3.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学徒培训弊端:

1.受师傅技术水平和道德作风的限制,影响了徒弟的发展;2.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保护学徒的权利;3.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学徒培训的质量无法保证。

第十五章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第一节再就业培训

再就业培训是指对有过一次工作经历的职工失业或下岗后,对其进行的从事职业所必须的职业指导、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训。

再就业培训的基本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后失业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

再就业培训的意义和作用(三点):

1.有利于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

2.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

3.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

再就业培训的实施包括(八点):

1.搞好摸底调查;2.开展职业指导;3.组织职业技能培训;4.进行创业能力培训;5.开展再就业伙伴培训;6.政府购买培训成果;7.建立再就业培训基地;8.提供就业服务。

第二节创业培训

创业培训是一种对具有创业条件和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能力提高的培训。培训目标是提高其创办小企业的成功率,促进自己并带动其他人员实现就业。

通过创业培训后的就业有:创业和自谋职业两种形式。

创业培训的目的:创造就业岗位;鼓励、扶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培养、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

创业培训的意义:是促进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是促进社区服务业和小企业就业的一项新举措。

搞好创业培训的政策措施:1.建立工作机构;2.做好计划;3.宣传动员;4.筹集资金;5.制定优惠政策。

第十六章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

第一节职业分类的概念和历史沿革

职业的特征: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

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

职业分类体系通过职业代码、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所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等,描述出每一个职业类别的内涵与外延。

职业分类的目的:为劳动力社会化管理;为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三方面提供依据。

国家标准职业分类目的:

1.为了给不同国家的职业资料、数据提供一个系列化的基础和国际化的工具,以便进行职业信息的国际交流;

2.使国家职业数据能为有关国家移民和劳动力供求信息等方面事务的研究和决策工作带来方便;

3.为各国制定、修订职业分类提供样板。

第二节职业分类大典

1999年5月,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批准,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正式颁布并出版发行。

《大典》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小类,1838个职业。

8个大类分别是: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第三节国家职业标准与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上,对某一职业所需的能力水平所作的规定,是从业资格的主要依据。

职业标准的原则:整体性、等级性、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国家职业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其中工作要求为主体部分。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四级)

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

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是衡量工人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尺度,是对工人进行培训、鉴定的基本依据。

全国第三次修订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合并工种、减少等级、调整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与工人工资等级关系。

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是按不同工种、不同等级制定的,包括“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工作实例”三部分

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用途和作用:1.衡量工人的技术能力;2.作为确定工人工资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3.为培训工作提供服务;4.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依据。

制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促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规范》的内容包括:工种定义、适用范围以及需要说明的技术情况和鉴定的特殊要求。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项目、鉴定范围、鉴定内容、鉴定比重、备注。每个《鉴定规范》附2-3套试题,试题类型分为:是非题、选择题、计算题、问答题。

第四节岗位规范

岗位是按照社会劳动分工、协作和组织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具有确定职责、任务和内容的工作位置,是社会劳动组合的基础单位。

岗位的设置和划分方法:1.按职能划分序列;2.按程序分类;3.按类分岗;4.按岗位工作技术复杂程度划分岗位工作等级。

岗位规范是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的条件提出的综合要求。

岗位规范的内容:上岗职责、上岗条件、生产技术规程三个部分。

制定岗位规范的原则:客观性、实用性、科学性、层次性

第十七章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一节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获得,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五个新的特点:

1.制度的依据发展到国家的法律规定;

2.考核鉴定的目的由单纯的强化企业内部劳动工资管理,发展到客观评价劳动者技能水平,为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动者择业和单位用人提供社会服务;

3.考核的标准由工资等级直接对应的八级技术等级标准,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标准体系;

4.考核的对象范围由企业学徒、工人扩展为全社会劳动者;

5.考核管理体系,由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发展到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

职业技能鉴定特点包括:政策法规、组织实施、质量保证和监督检查四个体系。

技能鉴定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是组织、指导、协调和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事业性机构。主要职责:参与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标准;组织本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和考评员资格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及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咨询服务。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是独立承担职业技能鉴定任务的鉴定执行机构,是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制的组织基础。

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支持: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鉴定所(站)资格标准;鉴定程序和考务报表制度;考评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职业技能鉴定统计制度。

第二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是指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劳动者从事某项职业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

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意义(四点)

1.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2.构筑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劳动者成长开辟广阔道路;

3.客观公正地评价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4.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主要任务目标: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为出发点,以“社会效益第一”和“质量第一”为基本原则,尽快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系,使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和鉴定对象的覆盖面明显扩大,鉴定质量明显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在社会上明显增强,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并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国家就业制度相衔接。

第十八章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财产评选表彰

职业技能竞赛是指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的有组织的群众性技能竞赛活动。

特点:突出操作技能,突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是激励广大技术工人努力钻研技术业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对树立优秀技术工人,也是现代化建设重要人才的科学人才观,提高技术工人的地位,形成全社会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

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

2.有利于调动广大工人钻研技术业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工人队伍的稳定;

3.有利于推动职业培训的广泛开展,促进工人队伍素质的提高;

4.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节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基本情况

开展技能竞赛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表现为:

1.把学、练、赛融为一体,比赛促培;

2.与技能鉴定、业绩考核相结合;

3.与生产相结合,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4.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鼓励先进。

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制度,是国家对全国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实行的一项表彰奖励制度。

第十九章师资、教材和教学研究

第一节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培训教师的素质要求:

1了解和掌握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特点和规律,善于从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大局出发,从培养对象的特点出发,把握培训的方向和目标;

2.要精通本专业的业务知识,具备生产操作技能。有传授系统专业知识的能力,具备指导学员进行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3.教授和训练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学员的就业和创业进行有效的指导。

职业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职业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1.建立并实施在职教师定期培训制度;2.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3.加强后备教师培养;4.落实相应政策,逐步提高教师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老师享受6项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和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和其他形式的培训。

第二节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的基本措施(七点):

1.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

2.建立职业培训教材评估、评审认定与推荐制度;

3.加强职业培训教材编审人员队伍建设;

4.加强教材出版管理;

5.积极推动教材教研活动的开展;

6.沟通教材开发信息,开展教材教研评优表彰活动;

7.开辟建材建设经费渠道,建立教材开发专项基金。

第三节教学研究

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指的是组织职业培训教师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围绕使学员达到培养目标所进行的教学内容、方法的研究,这是对职业培训教学全过程进行的深层次的探索。其宗旨是要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各种教学条件的优化配置和各种教学因素的完善组合,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科学化、规范化、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培训质量的目的。

职业培训教学研究的现状:具有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机构和组织;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学研究人员队伍;开展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对促进职业培训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部门对该项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对职业培训教育教学研究的宏观管理和整体规划,使教研活动力量分散、自发和无序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是教学研究的重点不够突出,缺乏系统研究与配套研究;

三是教研组织不够健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许多教研组织和机构的教研工作长期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况;

四是缺乏经费支持。

推动教学研究的措施:

1.加强对职业培训教育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整体规划;

2.建立健全教学研究网络;

3.开展教学教研学术、经验交流和表彰奖励活动;

4积极筹集经费,支持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改革的必要性:

A.由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随市场调整,劳动组织形势会随之变化,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更趋向于具有综合技能的劳动者,对劳动者的培训要求从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发展;

B.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培养发展,劳动者要面对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参与日益激烈的竞争,这要求职业培训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学员)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C.面向知识经济时代,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品换代周期的加速,劳动者掌握的传统技能有很多会过时,因此要培养学生(学员)具备更新知识和尽快掌握先进技能的适应能力;

职业培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国家经济建设、企业发展和劳动者就业服务的方向,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拓宽专业领域,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综合职业素质教育;扩展专业领域和专业内涵;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实习设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第四节远程培训

远程教育:是指利用通信函授、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网络等作为媒体进行的一种教育培训活动。

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通信型阶段、广播电视阶段和计算机信息网络阶段。

远程教育培训的作用:

1.远程培训从技术上解决了职业培训“机会均等”这一难题,克服了传统职业培训在时空上的限制。

2.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远程培训不仅具有仿真性,而且是交互式的培训,从而可以大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3.现代远程培训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将使培训方式、内容发生革命性变革。

劳动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工作重点:

1.建立国家就业培训网络;

2.组织开发远程职业培训的教学软件,开展现代远程培训;

3.建立师资、教材、培训机构、培训资源信息库、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报名留言

留言后,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自考大专00165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资料"由湖北自考大专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