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
1.次数分布数列
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数列称为次数分布数列,又称分配数列。
2.总指数
表明多种要素构成现象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时,称为总指数。
3.季节变动
季节变动指现象在一年内随着季节更换形成的有规律变动。
4.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影响程度。
5.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
6.众数
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7.劳动力资源
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
8.国民财富
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的总和。
9.品质数列
是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用来观察总体单位中不同属性的单位分布情况。
10.国内总产出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物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11.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得搜集统计数据资料的过程。
12.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13.国民财产
国民财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历年积累的社会产品的总和,包括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等。
14.价值量指标
价值量指标是指采用货币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
15.货币流通量
货币流通量是指流通中实际存在的现金总量,也就是M。。
16.不变价格
亦称固定价格或可比价格,指用同类产品某年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年产品产值。
17.实物指标
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指标。所谓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实物形态及性能特点,由国家统计规定的计量单位。
18.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是需要进行调查的某个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构成的。
19.国民经济账户
国民经济账户是指以账户的形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针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分别设置了不同的账户,即生产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等。
20.名义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是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对比增长的程度,一般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名义经济增长率是按现价计算的经济增长率。
21.流量
答: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
22.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23.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
24.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一国境内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同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实物性资源的总称。
25.商品购进总额
商品购进总额是指从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包括直接进口)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总额。
26.定基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期水平的对比,说明现象在一较长时间内的变动程度,因此又叫某一时间内的发展总速
27.指数因素分析法
指数因素分析法是利用指数体系对现象的综合变动,从数量上分析其受各因素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28.抽样估计
抽样估计就是根据样本指标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也称为参数估计。
29.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同时,它将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合在一张表上的表。
30.投资效果系数
该指标表明每百元投资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投资效果的提高情况。
31.解释回归分析的含义,并说明其与相关分析的联系。
(1)回归分析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影响程度。
(2)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 :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深入和继续。
32.简述我国资金流量核算中机构部门的划分。
(1)非金融企业部门。
(2)金融机构部门。
(3)政府部门。
(4)住户部门。
(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
33.简述社会产品实物产量的两种加总方法。
(1)混合量,混合量是把规格不同、含量不同的同类产品的实物品按照一定的折合系数,折算成某一标准规格或含量的产品量。
(2)标准实物量,计算社会产品的标准实物量,则是将同类产品中不同规格或含量的产量直接加总而得到的产量。
36.简述时点指标的特点。
1,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2,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3,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
37.简述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既有不同又有共同之处;其区别是:序时平均数平均的是现象总体在不同时期上的数量表现,是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发展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表现,是从静态上将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二者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将各个的变量值的差异抽象化。
38.简述产品实物量指标的局限性。
第一,它只适用于对有形社会产品的计量,而不能计算无形社会产品的产量,因此不能综合反映社会产生产的总规模和水平。第二,对有形的社会产品,也只能用于同类产品的产量加总,不同类的社会产品,因为他们的使用价值不同,通常计量单位也不同,故不能加总,因此实物量指标也不能综合反映物质产品生产的规模;第三,社会产品的实物量指标不能解决对企业的产品和某些半产品统计的问题。
39.简述在对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编制分组数列(变量数列)时,其编制方法有何不同?
连续变量一般只能编制组距式的变量数列。而离散变量若变量值数目不多,可以编制单项式的变量数列;若变量值数目很多,则需编制组距式的变量数列。此外,连续变量编制的组距数列相邻组的上下限的组限值必须重合,而离散变量则不要求必须重合
40.估计标准误差的作用是什么?
其作用是用来说明回归方程式的代表性大小。具体来说,在回归分析中,估计标准误差愈小,表明实际值与估计值的离差愈小,也就是实际值愈接近估计值,则所拟合的估计模型的代表性愈高,反之,估计标准误差愈大,则说明实际值与估计值的离差愈大,也就是实际值愈远离估计值,即所拟合的回归模型的代表性愈低。
41.与自然资源相比,劳动力资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劳动力资源区别于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有:
(1)劳动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资源;
(2)劳动力资源的再生产周期较长;
(3)劳动力资源是一种有生命周期的资源。
42.简述时期指标的特点。
1,不同时期的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相加后表示较长时期现象总的发展水平;
2,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3,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积的结果。
43.简述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
1,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即总体方差或的大小;
2,允许的极限误差或的大小;
3,抽样方法;
4,抽样方式;
5,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即概率F(t)的大小。
44.简述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计算方法的名称和计算公式。
1,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损耗;
2,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45.相关关系的特点。
1,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着数量上的依存关系;2,现象之间数量上的关系是不确定的。
46.简述统计调查的种类。
1,普查,,2,统计报告,3,重点调查,4,抽样调查,5,典型调查。
47.影响地区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
1,人口迁移变动(迁入迁出),2,人口自然变动(出生和死亡)。
48.我国三次产业的分类。
(1)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2)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3)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9.几何平均数的应用条件。
(1)若干个比率或速度的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
(2)相乘的各比率或速度不得为负值。
50.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
(1)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
(2)样本容量的大小。
(3)不同抽样方法的影响。
(4)不同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